建筑业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引领作用
发表日期:2013-01-04 文章编辑: 浏览次数:4602
建筑业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引领作用
—浙江省金华市建筑业文化建设调研专题报告
转自:中国建筑业协会
金华市建筑业行业协会
编者的话:
这是一份《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的调研报告。金华市建筑业协会根据浙江省建协和省建设厅、建设政研会的指示精神,深入中天、海天、东阳三建、鼎立等集团企业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金华市建筑业由“泥木工仓库”向“建筑大市、强市”跨越中的文化引领作用,特别是各企业建筑文化建设的成果对促进金华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进,分析得非常到位。本报特编发该报告(有删节),以飨读者。
一、引言
金华建筑业素有传统的优秀文化。诚实守信,刻苦耐劳,创技研艺,精工细作等等,是八婺地区建筑能工巧匠代代传承的职业道德文化。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建筑业的先进文化,是由金华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的领导,金华市和各县(市、区)建筑业主管部门的领导,金华市建筑业协会和各县(市、区)建协的领导,各建筑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各专业门类的专家、教授、学者,广大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广大建筑工人共同创造的。金华建筑文化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使“文化力”得以不断地增强;使“文化引领”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好。
金华市建设局于2005年6月编纂了《金华市城乡建设志》。金华市建筑业协会于2005年10月编纂了《金华市建筑业协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册》。金华市建设系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于2001年12月编纂了《金华市建设政研十年记》。东阳县建工局、东阳县建筑总公司和县建筑业协会、县土木建筑学会于1985年创办了《东阳建筑》杂志;金华市建工局和金华市建筑业协会、金华市土木建筑学会于1994年创办了《建筑天地》杂志;1998年《建筑天地》杂志更名为《浙中建筑》杂志,由金华市建设局主办、金华市建筑业协会承办。各类志书,《东阳建筑》、《建筑天地》、《浙中建筑》杂志,《广厦报》、《中天人》、《海天建设》、《东阳三建》、《歌山建设》、《鼎立报》、《成龙报》、《晟元报》、《新世纪建设报》、《广厦人》、《广宏建设》、《正方报》、《东阳建工》、《创业建设报》、《利越报》、《金城报》等各企业报刊共同繁荣了金华的建筑文化,共同推动了金华建筑文化建设,共同为促进金华建筑业由“泥木匠仓库”向建筑大市、强市的跨越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引领作用。
二、文化引领的主要体现
优秀文化对金华建筑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引领作用,对促进金华建筑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发挥了文化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十二个方面。
1.行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思路方面的引领;
2.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引领;
3.政策法规方面的引领;
4.质量、安全方面的引领;
5.企业“改制转机”方面的引领;
6.争先创优方面的引领;
7.优化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和生存发展环境方面的引领;
8.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引领;
9.低碳建筑、绿色施工方面的引领;
10.文化建设方面的引领;
11.科技进步方面的引领;
12.建协工作方面的引领。
(一)行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思路方面的引领。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把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来抓,确立了创建金华建筑大市、强市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建筑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召开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引领金华建筑业得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地发展。1984年底,全市共有建筑企业89家,在册人员8217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1000余人。到1989年底,全市有建筑企业252家,其中有一级企业1家、二级企业4家、三级企业26家、四级企业91家;建筑队伍7.63万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2人、工程师116人;全市建筑业总产值7.07亿元,利润1999.61万元,上交税金2355.23万元。到2011年底,全市建筑工人有70余万,比1984年增加70多倍,其中有高级技术职称人才830名,中级技术职称人才7500名。至2012年5月29日统计,有建造师15159名,其中一级建造师3403人,二级建造师11756人。施工企业720家,比1984年增加80倍,其中有特级企业4家,一级企业120家,二级企业179家。全市完成建安产值1903亿元,比1989年增加269倍,完成建筑业税收18.96亿元,比1989年增加80.5倍。经过20多年的快速、持续发展,使金华成为浙江省名副其实的建筑大市、强市。在这一发展进程中,金华市和各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和建设(筑)主管部门的历任领导陈章方、仇保兴、葛慧君、陈昆忠、徐止平、陈一新、徐加爱、宋云祥、童德成、黄乃仓、余义耕、黄友源、杨守春、王建平、黄大先、朱福林、李国辉、毛根芝、夏康、沈季元、姚栓柱等在各种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报告等,以及各建筑企、事业单位领导的论著都对金华建筑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理念文化指导引领作用。
(二)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引领。
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认识到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践行“建筑工程和灵魂工程一起建”,建设“四有”职工队伍,建设“双文明”建筑铁军的理念。曾在《东阳建筑》、《建筑天地》、《浙中建筑》等杂志上编发了童德成的《抓好双基教育,为东阳建筑业再展宏图提供精神力量》,赵依仁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职工积极性的源泉和动力》,应金良的《浅论当前职工思想动态和政治工作任务》,《市委书记仇保兴论企业党建工作》,陈天进的《全面贯彻落实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楼忠福的《构建企业的政治大厦》,赵良才的《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李国辉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观,努力开创全市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夏康局长在建设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陈艳艳的《学思结合、提升学习效果》,楼正文的《职业道德:立足市场的基石》,歌建党委的《歌党恩、建伟业——记歌建党委书记何品苏的优秀事迹》,谢良明的《浅谈党务工作人员的岗位塑造》,杨守春的《中华德育歌(金华篇)》,李文相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东阳建筑业发展战略中的首要问题》等文章、讲话或报告。这些文论中的思想观念、哲学智慧、研究成果、工作方法等对建筑行业企业的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文化引领作用。
(三)政策法规方面的引领。
金华建筑业实施“以法兴业”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国务院、国家建设部、省人大、省政府、省建设厅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建筑业的法律规章,市政府、市建设局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加以贯彻落实。在《建筑天地》、《浙中建筑》上设《法律法规》等专栏登载与建筑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过普法教育、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举措引领广大干部员工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合法经营,善于、勇于用法律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不断优化改革发展的法律环境。
(四)质量、安全方面的引领。
为实现创建筑大市强市的宏伟目标,金华市建筑业实施了“质量兴业”的战略方针。1993年开始设立了金华市建设工程“双龙杯”优质工程奖,又于2001年起增设了金华市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2004年起开始评审安全生产文明标化工地。金华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政府都出台了鼓励创优质名牌工程和创安全文明标化工地的政策措施。如1995年12月,金华市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鼓励施工企业创优质品牌工程的通知》中作出了四项规定:一是创优质名牌工程与企业资质动态管理挂钩;二是创优质名牌工程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挂钩;三是对建筑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对优质名牌工程实现重奖;四是对创优质名牌工程的企业经理和项目经理实现奖励。
百年大计、质量至上,“每建必优、精细管理”,“工程创优是社会责任”,“安全第一、平安是福”,“安全责任重泰山”,“安全是投资、是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安全是企业的第一责任”,“安全是项目经理的起码良心”;这些文化理念都很好地引领促进了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生产业绩的提高。
至2011年,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已在全国各地创出市(地)级以上优质工程3000余项,省(市、区)级优质工程1000余项。中天建设集团、海天建设集团、东阳三建、歌山建设集团、成龙建设集团、新世纪建设集团、晟元集团、明珠建设公司、新东阳建设集团、东阳木雕古建园林公司、鼎立建设集团、创业建设公司等企业共创出国优“鲁班奖”和“银质奖”工程53项,其中鲁班奖31项,“银质奖”22项,是全省全国创国优工程最多的市(地)之一。其中中天建设集团创“鲁班奖”15项,创“银质奖”12项,是全省全国的创优大户。
(五)企业“改制转机”方面的引领。
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改制转机”的方针政策,认真探讨、解决改制转机工作的热点、难点、焦点、重点问题,及时总结推广改制转机工作的成功经验。
1987年,对东阳千祥区的6个乡的工程队采用股份合作制的方法进行所有制改革,创建了全省首家股份合作制公司——千祥建筑股份合作有限公司。1997年4月,“浙江广厦”股票成功上市,创中国建筑第一股。1998年9月,广厦集团购并了重庆一建,开创了国内乡镇企业跨省区购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先例。金华市委、市政府有关改制转机工作的文件,市领导对改制转机工作的指示,千祥公司、广厦集团、鼎立集团改制转机的实践经验,李文相、楼忠福、韦金炎、蔡加极对改制转机工作的理论探索都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建筑企业的改制转机工作发挥了文化引领作用。到2005年底,全市建筑企业的改制转机率已达到了99%以上。
(六)争先创优方面的引领。
市建设局和市建协组织开展了市、省、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优秀建筑业企业经理和职业经理人、优秀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和优秀建造师、建筑业诚信企业等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评选及推荐工作。《建筑天地》、《浙中建筑》每期都设立《光荣榜》栏目,对市级以上建筑业先进企业、优秀企业经理、优秀项目经理、优秀建造师、优秀工程师、优秀政工师、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组织、创优质工程奖单位等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同时设立《企业风采》、《企业家风采》、《建筑英豪》、《劳模风采》等栏目总结宣传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的事迹。他们的先进事迹树立了旗帜、树立了标杆,推动引领了全市建筑业的争优创优活动。
(七)优化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环境方面的引领。
1.经营管理方面的引领。
对建设工程承包经营中的“挂靠”模式、“直营”模式等承包经营模式进行调研。提炼了中天、海天、东三建、歌山、晟元、新世纪、成龙等企业的建设工程经营管理之“道”:一是坚持“以人为本,造福员工”之道;二是坚持“和谐健康发展之道”;三是坚持“每建必优、精细管理”之道;四是坚持“诚信经营、阳光收入”之道。以中天等企业的实践证明:只要真心真意地“愿流道德的血,走正道施明术”,大多数中小建筑企业都有希望像中天那样,成功地创新建设工程经营管理模式,持续地促进企业健康、科学、和谐发展,不断地做大做强做优企业。
2.优化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方面的引领。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纪委领导黄友源、陈章凤、童德成、黄大先、杨守春、李国辉在各个整顿规范建筑市场会议上对优化建筑市场环境作了重要讲话。市建筑业协会积极组织优化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环境课题的调研,并撰写了调研报告,及时反映企业呼声,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制订规范建筑市场政策措施的意见建议。中天集团、东阳三建、鼎立集团、成龙集团等企业,何向全、卢中一等同志都对优化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政府、协会、企业共同努力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八)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引领。
企业要以人为本,不应以牺牲人的幸福去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要以追求职工幸福指数最大化为企业最高目标。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必须相统一。要以建设体面企业、幸福企业为企业发展宗旨。钱要取之有道,也要用之有道。要把所取得的成就转化为社会责任,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徐忠全、楼忠福、杜安才、楼永良、楼正文、谢良明、林松强、姚栓柱、王丽亚、楼永标、丁梅笑、夏康、楼锦其、李文相、市建协党支部的论著都对以上理念进行了积极探索。《浙中建筑》等杂志积极推崇以上理念引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九)低碳建筑,绿色施工方面的引领。
在《建筑天地》和《浙中建筑》杂志上编发了余义耕、许宝龙、王雪涓、杨守春、胡妙江、吴学敏、陈以东、李克力、徐志辉、夏康、季文秉、刘顺炎、金意景、应敏元、张必成、何巧春、李文相、李耀明、冯嘉、贾润根等同志撰写的《生态建筑好》、《全力执行好施工阶段建筑节能标准》、《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打造精品城市》、《低碳经济是国家的发展战略,绿色建筑是企业发展机遇》,《低碳经济要求建筑业向“绿色建筑”转型》等文章。这些文章阐明了低碳建筑是人民的要求,国家的战略,时代的潮流。走低碳之路是大势所趋,唯有向低碳经济转型,建筑业才能实现根本转型。这是一种从理念到行动的全方位的模式转型。引领有远见、有作为的建筑施工企业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坚定地向“绿色建筑”转型。
(十)文化建设方面的引领。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建筑先后创办了《东阳建筑》、《建筑天地》、《浙中建筑》杂志,这三个建筑业杂志在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实践中,得到了部、省、市、局领导的关怀、支持、指导。各特、一级骨干建筑企业也先后办起了企业报刊,如《广厦报》、《中天人》、《海天建设》等。这些企业报刊通过互相交流,不仅促进了本企业的文化建设,也促进了整个金华建筑行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中天企业文化、广厦企业文化、晟元企业文化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文化引领作用。在全国和全省建筑业报刊的交流评选中,金华建筑行业的报刊无论是参与交流的数量和获奖的数量都是名列前茅的。《浙中建筑》在历次参加全国和全省的建筑报刊评比中均荣获“金页奖”、“一等奖”、“最佳期刊奖”等最高奖项。金华的建筑文化建设业界同仁称其为“浙中建筑文化现象”予以高度关注。《浙中建筑文化现象》一文在《浙中建筑》2008年第5期上发表后,《建筑时报》、《浙江建筑业》等新闻媒体也曾以“浙中建筑文化现象”加以报道。
(十一)科技进步方面的引领。
金华市建设局、金华市建筑业协会、金华市土木建筑学会通过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工法工艺创新,论文评奖,技术比武,技术培训等举措,引领金华建筑业的科技进步。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积极组织开展了金华市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自1999年以来,共已组织了十四次金华市工程建设QC小组成果发表会,共有963个QC小组成果参加了发表,其中获一等奖的有60个,二等奖的有114个,三等奖的有224个。有229个QC小组成果获省级以上优秀成果奖,其中获全国奖的有77个。
金华市建筑业从1998年时的全市年共创4个QC小组成果到2012年年创108个QC小组成果,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近年来获省和全国奖的QC小组一直名列全省、全国前茅;队伍越来越大,参加QC小组活动的单位和技术骨干,从刚开始的几家企业、几十个成果发展到几十家企业、几百名技术骨干。
近千个QC小组成果,攻克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绿色施工、经营管理、“四新”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各种难点、疑点、热点问题,有的成为企业的技术标准,有的转化为省级、国家级工法,有的申报为专利。QC小组活动成为推动金华建筑业科技进步最给力的举措之一。
(十二)建协工作方面的引领。
金华市建筑业行业协会自1985年10月成立以来,在历任会长、秘书长刘志宏、周佩珂、毕志源、沈季元、郭胃定、华土兴、李国辉、夏康、姚栓柱、盛竹贤、吴文亚、李文相等同志的正确领导和副会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及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一直以“双向服务”的理念来引领协会的工作,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与各级政府和广大会员单位同向同力,在由“泥木工仓库”向建筑大市、强市跨越的奋斗历程中同唱一首歌,为金华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谱写了辉煌诗篇。
协会在配合政府确立金华建筑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方面,很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自“七五”以来,在建筑业发展的各个五年规划中,协会秘书处同志都能积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参与各个五年规划的制订,对发展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提出意见建议。如“七五”期间提出了要把“泥木工仓库”建设成“建筑师之乡”的发展战略;“八五”期间,提出了要把金华建筑业建设成金华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九五”期间,提出了“创建金华建筑大市”的奋斗目标;“十五”期间,提出了“巩固建筑大市地位、向建筑强市迈进”战略目标;“十一五”期间,提出了“进一步做精做优建筑强市”的战略任务;“十二五”期间提出创建金华文化科技建筑强市的发展目标。在提出以上意见建议的同时,积极为政府为企业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一是评先评优工作。组织开展了金华市建筑业诚信企业、金华市建筑业先进企业、优秀建筑业企业经理、优秀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的评审工作;省和全国各类先进集体、优秀个人的推荐工作。二是组织开展了金华市建设工程“双龙杯”优秀工程的评审和省优国优工程的推荐工作。三是组织开展了技术培训工作。四是组织开展了金华市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五是对建造师分会、混凝土分会、防水分会、绿色节能分会、建筑业老企业家分会的指导服务工作。六是承办《浙中建筑》杂志。七是调查研究工作。八是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工作。
“双向服务”理念引领市建协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好成绩,受到市、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主要荣誉有:全国先进民间组织、中国建筑行业先进协会、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级协会、浙江省优秀社会团体、浙江省建筑业优秀协会、金华市先进社会团体、金华市五好社团、金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金华市五好党组织、全国建筑业协会优秀秘书长。由市建设局主办,市建协承办的《浙中建筑》在参加全国、全省建筑业报刊的评选中,历年都获金页奖、一等奖、最佳期刊等最高奖项。
三、有待改进的方面
金华市建筑业虽在文化引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看还做得很不够,还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1.对建筑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有的还比较肤浅,还有待进一步地提高。不少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只是一种“包装”,还不善于用优秀的文化来武装企业,引领企业的发展。
2.近些年来,建筑业界同仁共同创造引领金华建筑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优秀文化理念,有待加以系统、精深的整理提炼。中天、广厦、晟元、新世纪等企业的优秀文化有待予以升华、推广。
3.全市建筑文化建设还没有整体上的战略规划,还没有专门的促进建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还没有把“创建金华建筑文化大市、强市”作为软实力建设的战略目标。
四、进一步加强金华建筑文化建设的提议
1.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切实提高全市建筑行业各级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广大企事业单位对建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树立起文化力是生产力、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把建筑文化建设作为提高金华建筑业软实力的大事来抓。
2.要落实文化建设的职能、责任。要把建筑文化建设事业确立为主管部门和建筑协会的重要职能、责任。建筑业协会要设立主管建筑业文化建设的职能机构,要成立建筑文化建设研究会。
3.要制定创建金华建筑文化大市、强市建设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切实有效地推动建筑文化建设事业。
4.要进一步创新建筑行业文化理论体系。要建立建筑全行业的道德信用体系,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经济分配等方面都有先进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创新具有八婺特色的建筑文化。
5.要努力实现“监管、服务”文化的转型升级。各级建筑行业主管部门,要注重用先进的文化引领来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益,各级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要注重用先进的文化引领来优化服务质量。
6.要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价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筑企业要以“建设体面幸福企业”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要在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任务考核等方面抓落实,要像抓建筑工程建设一样来抓好文化工程建设。
7.要进一步办好行业和企业报刊。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进一步支持办好《浙中建筑》杂志。特、一级建筑企业都要努力办好企业报刊。要开展金华市建筑业报刊观摩交流评选活动,不断提高报刊质量。
8.要鼓励创办建筑文学社、建筑艺术团、建筑出版社等各种建筑文化建设团体,发展文化产业。
9.要鼓励反映建筑业改革发展事业的电影、电视剧、戏剧、小品、相声、小说、诗歌等文学艺术的创作,不断繁荣建筑文化建设产品。
10.要重视建筑业文史编纂事业。市建筑业协会老企业家分会宜成立“建筑业文史编纂办公室”,负责编纂出版建筑业先进集体、优秀个人的传记,编辑出版建筑业政策文件、政治思想、党群工作、经营管理、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理论文集和实践成果。特别要把编纂《金华市建筑业志》作为创建金华建筑文化大市、强市的大事来办。
11.要以庆祝《浙中建筑》出版百期和金华市建筑业行业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弘扬优秀建筑文化。
12.建议近期召开一次全市建筑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对实施“创建金华建筑文化强市”发出动员令。以后宜定期召开全市建筑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要大力表彰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要充分尊重和激励文化工作者的劳动,努力开创政府、协会、企事业单位共同推进金华市建筑文化建设事业的和合局面。